



“大家看這個插線板,同時插著電水壺、空調和電風扇,外皮都發燙了,這就是典型的超負荷用電,夏天最容易引發火災!”7月23日,衡陽市石鼓區蒸陽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小院里擠滿居民,消防志愿者李雯萍舉著一個“問題插線板”現場演示,向圍觀群眾指出其火災隱患。
這場接地氣的消防課,正是該市依托全市2974個新時代文明中心(所、站)開展消防宣傳的生動縮影。
小院開課,安全宣傳送上門。在擁有3400多戶居民的蒸陽社區老舊小區,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“消防角”已成為居民常來的“打卡點”。宣傳墻上貼有當月消防科普主題海報,書架上擺滿了圖文并茂的宣傳手冊,電子屏里家庭防火科普短視頻循環播放,處處透著濃厚的安全氛圍。“我們聯合市委宣傳部、文明辦等單位,結合季節特點、重大節日以及火災防控重點,制定詳細的消防宣傳計劃,明確各新時代文明中心(所、站)的任務目標和工作舉措,確保消防宣傳落地見效。”據衡陽市消防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以來,衡陽市將消防宣傳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體系,推動消防安全知識傳播與社會治理、城市文明建設深度融合,讓遍布城鄉的文明實踐陣地成為消防安全的宣傳站、預警點和服務崗。
創新機制,消防隱患整治到位。變化的背后,是衡陽市創新機制,通過“陣地共用、資源共享、活動共融”推動消防安全源頭治理。當前,全市2974個新時代文明中心(所、站)與消防部門結對共建,將消防宣傳納入文明實踐“服務菜單”,建立了月初部署、月末總結、次月展示的管理機制。在農村,文明實踐站的“大喇叭”每天早晚用方言播報防火提示,與村規民約一起成為“必修課”;商圈中,文明實踐點聯合轄區單位將消防培訓納入新員工入職考核,打造“消防安全示范企業”標桿;社區內,文明志愿者與網格員組隊巡查,既勸導不文明行為,也排查居民家中消防隱患。這種“一格多能”模式,讓消防宣傳從“單向灌輸”變成“雙向互動”——居民有消防問題可以找網格員,發現隱患能通過文明實踐站的“便民服務箱”及時上報,形成“發現-反饋-整改”的閉環。
全民參與,織密安全“平安網”。 在城市文明建設中,消防安全更是成為加分項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,衡陽市將“消防設施完好率”“疏散通道暢通率”等指標納入文明社區測評體系。隨之而來的,是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掀起“樓道煥新行動”,志愿者與居民一起清理雜物、繪制消防主題墻畫。曾經雜亂的樓道變成了消防文化長廊,既美化了居住環境,又在潛移默化中普及了消防知識。據統計,自“文明實踐+消防救援”模式推行以來,衡陽市通過新時代文明中心(所、站)開展消防宣傳活動4200余場,培訓志愿者1.2萬名,整改隱患800余處,火災亡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11人,實現“小火亡人”風險的有效防控。遍布城鄉的文明實踐陣地,也日漸被賦予“平安”的底色。
責編:周家莊
來源:衡陽市消防救援支隊